《释氏要览》是一部集大成的佛教类书,由北宋时期的释道诚所编撰。该书采用了类书体的形式,全书共分为二十七篇,六百七十九目,被细致地分为三卷。每一卷都包含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,充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。
首先,卷上九篇主要涉及佛教人物、称谓、居住、出家、师资、剃发、法衣、戒法和中食等方面的内容。这些篇目涵盖了佛教徒的基本生活和修行方面,为我们揭示了佛教文化的真实面貌。例如,在“出家”一篇中,释道诚详细阐述了出家的意义、方法和要求,引导读者了解出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而在“戒法”一篇中,他又对佛教的戒律进行了深入的解读,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的修行之路。
接下来,卷中九篇则涉及了佛教的礼仪、道具、制度、畏慎、勤懈、三宝、恩孝、界趣和习学等方面的内容。这些篇目为我们展示了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的各种规范和要求,以及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其中,“三宝”一篇尤为引人注目,释道诚在此篇中对佛、法、僧三宝进行了深入的阐释,强调了三宝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。
最后,卷下九篇则包括了说听、躁静、诤忍、入众、择友、住持、杂记、瞻病和送终等方面的内容。这些篇目主要涉及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,为我们展示了佛教徒如何在社会中立身处世、与人相处。例如,在“诤忍”一篇中,释道诚强调了佛教徒在面对争执和冲突时应保持的忍辱和宽容之心,这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和谐与包容精神。
《释氏要览》的编撰还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佛教发展背景的影响。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、佛教发展兴盛的时期,这为释道诚编撰《释氏要览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。同时,释道诚也充分吸收了当时佛教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义思想,使得《释氏要览》成为了一部集大成的佛教类书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