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历史书籍一直是后人了解前人、把握时代脉络的重要工具。金履祥的《前编》虽已详尽,但仍有所遗漏。于是,陈桱决定续写此书,以补全历史的空白。陈桱在撰写《续编》时,不仅参考了众多史书,还结合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。
![图片[1]-《通鉴续编》PDF 记载盘古至高辛氏的史书 著者陈桱(元)元刊本-今古藏书阁](https://www.lib-jing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3/image-34.png)
首先,陈桱在撰写《续编》时,将盘古至高辛氏的历史作为第一卷,以补充金氏所未备的内容。这一部分内容,详细描述了远古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,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完整的历史画卷。同时,陈桱还注重细节描写,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,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。
![图片[2]-《通鉴续编》PDF 记载盘古至高辛氏的史书 著者陈桱(元)元刊本-今古藏书阁](https://www.lib-jing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3/image-35.png)
其次,陈桱在《续编》的第二卷中,摭拾了契丹在唐及五代时期的事迹,以揭示其得国的原因。这一部分内容,不仅丰富了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,还展示了陈桱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独到见解。通过这一部分,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契丹的历史和文化,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![图片[3]-《通鉴续编》PDF 记载盘古至高辛氏的史书 著者陈桱(元)元刊本-今古藏书阁](https://www.lib-jing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3/image-36.png)
在《续编》的主体部分,即第二十二卷至终卷,陈桱详细记载了宋朝的历史。这一部分内容,从宋太祖开始,一直延续到二王时期,以接续《通鉴》的故事线。陈桱在撰写这一部分时,注重历史事件的连贯性和完整性,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宋朝历史的发展脉络。同时,陈桱还通过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评价,展示了宋朝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。
在撰写《续编》的过程中,陈桱采用了大书分注的方式,全仿《纲目》的体例。这种方式既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,又使得历史事件更加清晰明了。同时,陈桱还注重对于历史事件的褒贬评价,通过文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。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时会受到一些争议和质疑,但也反映了陈桱对于历史的独立思考和深刻见解。
然而,尽管陈桱在撰写《续编》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,但其作品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。例如,陈桱在书中引用了一些小说附会之谈作为历史依据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历史著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。此外,陈桱在书中还存在一些循名失实、挟私滥载等问题,这也使得其作品在历史学界的影响力和地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。









![《三国志》著者陈寿(晋)注释者裴松之(宋)陈仁锡评[数量]36册[书志事项]刊本 江户/印年 宽文10年-今古藏书阁](https://www.lib-jingu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image-184x300.png)


